中國共産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全會強調,北京作為首都,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肩負着重要職責使命。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着力健全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的體制機制,積極構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體系,持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切實提高治理能力,更好履行首都職責、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市委書記蔡奇就《實施意見》作說明并講話。
全會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國處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裡程碑意義的會議。四中全會專門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進行研究并作出決定,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曆史擔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确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就《決定》所作的說明和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考慮、目标任務,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會強調,要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充分認識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緊緊抓住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這個關鍵和根本,全面領會全會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目标任務,牢牢把握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領導的要求。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闆、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全會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各項部署,積極構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體系。
一要加強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的制度安排。完善保障“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确保中央政令在北京暢通。完善加強理論學習的制度機制,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人民、指導工作。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指示批示的貫徹落實、督查問責機制。堅持對黨中央負責、向黨中央請示報告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領導,強化市委對重大工作領導的體制,健全各級黨委(黨組)工作制度,切實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首都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二要加強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落實好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加緊建立健全适應首都城市治理需要的法規制度體系;完善人大監督、代表工作等方面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落實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推動首都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三要加強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制度安排。正确處理好“都”與“城”的關系,更加突出“都”的發展,通過健全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促進首都功能持續提升,切實履行好首都職責。完善政治中心服務保障機制,推動空間布局優化,努力為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創造安全優良的政務環境。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認真落實意識形态工作責任制。深入落實“一核一城三帶兩區”重點任務,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創作生産體制機制,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适應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新形勢,完善國際交往功能體系、空間格局和政策體系,完善重大國事活動常态化服務保障機制,加強國際交往重要設施和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城市國際化程度。着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完善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深化部市會商、院市合作機制,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使用機制,創新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制和重點産業促進機制。完善“三城一區”管理體制機制,深化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健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态。健全“四個服務”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機制。
四要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安排。完善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政策制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抓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動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和自貿試驗片區建設,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制度機制,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優化企業發展制度環境,健全市區兩級走訪企業、“服務包”和“服務管家”制度,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政策體系,加強纾困、增信、續貸、清欠等方面制度安排。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着力構建“一核兩翼”聯動發展機制,不斷完善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體系,争取一批突破性政策在城市副中心先行先試,努力打造體制機制創新的高地。落實城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機制,促進南北、城鄉均衡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生态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态環境綜合治理體系,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以“河長制”為統領的水環境治理體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複,持續擴大綠色生态空間。生态涵養區要把守護好綠水青山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抑制開發沖動,探索生态優先、綠色發展路子。完善生态補償和結對協作機制。落實領導幹部生态文明建設責任制。
五要加強提高超大城市治理水平的制度安排。認真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堅決落實“雙控三線”要求,堅決維護規劃嚴肅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首規委作用。深入推進規自領域問題整改,落實“村地區管”體制,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堅持精治共治法治,夯實基層治理基礎,逐步形成具有首都特點的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着眼打通為群衆服務的最後一公裡,以賦權、下沉、增效為重點,落實好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各項任務,實施街道辦事處條例,完善建設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平安街道的機制。堅持黨建引領,調動轄區資源,将小區業委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納入社區治理範疇,完善群衆參與機制,切實為基層減負,構建社區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更加鮮明地樹立起到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工作導向,持續深化“吹哨報到”改革,完善“接訴即辦”機制,辦好群衆家門口的事。着力完善首都政治安全工作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和管理制度,堅決維護首都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
六要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緊緊圍繞“七有”“五性”需求,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落實“七有”要求,重點完善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充分就業、改善醫療服務、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困難群體幫扶、低收入農戶幫扶等方面制度和體制機制。滿足“五性”需求,在辦好便民店、治理交通擁堵、緩解停車難、加強物業管理、加裝電梯、體育健身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等方面,推動形成有效機制。完善“七有”“五性”監測評價指标體系,用好測評結果,有針對性地補短闆、強弱項,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完善對口支援制度機制,助力受援地區如期脫貧。
七要加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制度安排。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切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完善黨内監督體系,強化政治監督,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有效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努力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黨領導反腐敗的工作體制和實施舉措,深入開展“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并形成制度,切實抓好“8+2”專項整治。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全會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确保《實施意見》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責任。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并帶動全社會自覺尊崇制度、嚴格執行制度、堅決維護制度。要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對黨中央明确的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要往前排,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創新,堅持推進具有北京特點的改革,并把探索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上升為管長遠的制度和法規。各級黨員幹部要不斷提高治理能力,發揚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要把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産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決議》。